已經具備電腦性能的智能網絡機頂盒,可以提供豐富的視頻點播及更多擴展功能,給人們帶來全新的體驗,但它卻無法提供高質量的電視直播內容。而有線電視機頂盒可以給用戶提供清晰穩定的廣播電視信號,但不能自主點播,即使能自主點播內容也不夠豐富,融合廣電機頂盒與智能網絡機頂盒的終端可以將兩者優勢互補,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智能網絡機頂盒可以被看做一臺小型化的個人電腦主機,所以有線電視與網絡電視的融合其實就是電視和電腦的融合。但兩者的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業界為此付諸了巨大的努力:
1998前后,微軟耗資數十億美元,在全球范圍內力推“維納斯計劃”,欲將電視屏變為電腦顯示屏,但最終卻以失敗告終。
2002年,泰信開始研發無卡CA技術,后被證明是下載CA技術的源頭,下載CA又是融合互聯網與廣播電視的關鍵技術。
2004年,美國排名前三的電視運營商為了統一有線電視終端技術標準,建立一個高水平的有線電視工業體系,成立了一個名為PolyCipher的組織,意在通過下載CA統一廣電終端技術標準,但在歷時多年耗資數億美元之后失敗。
2005年,英特爾收購了一家電視解碼器芯片公司,從底層芯片角度開始了電腦融合電視的進程。[ 參見《英特爾收購英國調諧器廠家Zarlink》]。
2006年,戴爾、惠普、英特爾、ATI和索尼通過美國消費電子協會(CEA)向FCC投訴有線電視行業,提出美國版本的DCAS(下載CA)不能兼容個人電腦而不可行,有線電視行業對此缺乏承諾。同年,泰信實現了在簡單操作系統下的軟硬件分離,中國版本的下載CA技術初具形態。
2009年,美國下載CA及機卡分離技術體系宣布夭折,直接導致了英特爾、蘋果、谷歌這樣的科技公司至今沒能跨入電視產業。同年,泰信正式推出下載CA。
2010年,第一代智能電視問世;泰信提出三網融合的實質是終端的融合,并牽頭電視機和芯片廠家成立全國第一家三網融合實驗室。同年,英特爾又收購了TI的CM部門[ 參見《英特爾收購TI的有線調制器部門》]。
2012年,廣電總局頒布《NGB下載CA技術規范》,從政府的角度邁出了打破傳統CA技術封閉,影響產業健康發展的第一步,后來因為復雜因素止步不前。就像4G手機必須兼容2G、3G一樣,下載CA也必須兼容傳統CA才有可能順利實施,泰信基于下載CA技術框架,開始了艱難的后向兼容之路。
2013年,英特爾計劃基于互聯網提供電視服務,再度從互聯網的角度融合電視,之后又被迫取消。
2015年,兼容有線廣播電視和互聯網電視的泰信盒子開始成熟,為業界樹立了一個榜樣:基于下載CA技術體系,互聯網和廣播電視是可以在同一個終端上兼容的,可以像PC、手機那樣實現終端的技術中立和標準化,漫長的三網融合可以通過融合終端完美實現。
這是因為不論國內外,各個區域化獨立運營的廣電運營商既不需要互聯互通,也不需要和互聯網融合,采用適應這種封閉市場的封閉私有CA加密技術已經足夠,對開放的適應互聯網的下載CA技術沒有市場需求。以利益驅動的美國下載CA創新驅動自然停止不前,即使一些世界級的大公司,也不愿在這方面進行投入。
目前電腦已經是基于TCP/IP的互聯網融合電視,可卻無法撼動傳統的廣播電視在實時性強、清晰度高、收視率高的體育賽事、新聞和熱門綜藝類節目的地位。圖像越清晰越需要更高的帶寬,以及更多的服務器,所以大家看到網絡直播效果連有線電視的標清效果都趕不上,更何況在4K分辨率的狀態下。所以,高質量的付費電視不會被替代,支持廣播電視的智能盒子將受到重視,下載CA加密技術又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而下載CA技術必須基于無卡CA技術,并且是在解決CA黑盒與軟硬件捆綁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而來。泰信不但是中國最早,甚至在世界范圍內也是很早開發無卡CA的公司,也是至今唯一還在專注開發這項技術的公司,更是第一個淘汰固定黑盒(智能卡、安全黑盒芯片),利用下載CA技術體系統一已有傳統CA技術標準,促使下載CA技術體系標準化,能夠在互聯網環境下安全運行的CA公司。
因此,泰信憑借下載CA技術實現了廣播電視和網絡電視的融合,也就是電視和電腦的融合,這意味著跌宕起伏的電視與電腦融合的故事終于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