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意見》指出,整合新聞媒體資源,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進宣傳文化領域改革創新的一項重要任務,是適應媒體格局深刻變化、提升主流媒體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和輿論引導能力的重要舉措。
沒有終端載體的呈現何來融合?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傳統媒體向新媒體業務過渡,通過微博、微信、互聯網站、客戶端等形式實現互動發展,智能手機、PD、智能電視等也都已具備PC的高性能,才有了數字雜志、手機短信、移動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新媒體的展現形式。有了終端載體的呈現才使得媒體大融合有據可依,才能讓融合之路越走越好。
互聯網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媒體格局及輿論生態的變化,影響輿論導向的能力愈來愈強,因此要借力移動互聯網,通過借助聯網終端使主流輿論新聞傳播到主流人群中,保障中央全面管控輿論導向。在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內容是立根之本。有線電視作為黨和國家的喉舌部門,具有很強的公益性,是提升主流媒體公信力、影響力和輿論引導的重要渠道。有線電視的內容安全直接關系到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有線電視機頂盒功能單一,無法與新型渠道進行融合,用戶流失嚴重,無法突破技術壁壘,阻礙主流電視媒體的傳播渠道。
目前廣電機頂盒在承載新媒體融合方面仍有所欠缺,因標準封閉不統一導致市場分散、成本高昂,有線電視也一直受政策保護缺位智能盒子的競爭,而競爭又是市場的靈魂,同時反映出市場化對技術創新驅動的影響力。因此,開放環境下統一標準的融合型終端的意義凸顯。
泰信電子不論從技術還是終端上,都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借助多年數字電視研發經驗,為廣電傳統電視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提供技術基礎,多年堅守從未放棄。2010年成立了全國首個三網融合實驗室,提出廣電真正的三網融合是終端的融合;2011年開始從技術上全面向智能電視終端轉型;2012年基于Android框架開發,將各種廣電所需的安全管控需求融合在一起,形成有廣電特色的DTVOS,并于2013年正式發布,同年推出第一款標準開放的且同時具備有線電視與網絡電視的融合型機頂盒,并得到了國內外業界人士的廣泛認可,意在緊跟時代步伐,共同建立一個良性的文化傳播環境,助力國家廣播電視產業的升級轉型。
泰信的融合終端實現了傳統媒體與互聯網媒體的優勢互補,擴大新聞信息在各個智能終端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提升宣傳效果,有助于黨和政府的輿論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