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必須通過廣電的機頂盒,這幾乎成了人們的固定思維。我國大多數廣電的政策是每家只發一臺機頂盒,多出的由用戶去購買被指定的機頂盒,結果抑制了大多數用戶的需求,家里的第二第三臺電視變成了電信IPTV或OTT的用戶終端。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概,一部熱播劇正演到關鍵節點,忽然插播大片廣告,頓時觀眾的唾沫星子橫飛,吐槽這讓人無奈的廣告。有需求就有市場。隨著互聯網電視的快速發展,先有了電信IPTV機頂盒,隨后就是各種熱銷的智能網絡機頂盒以及智能電視,這時人們意識到看電視可以有更多的選擇,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自主購買。于是人們慢慢偏離了電視,部分人群也正不斷被手機、平板等終端分流,目前年輕家庭的無電視現象比較普遍。并非人們對有線電視不滿意,而是用戶體驗實在太差。
原因很簡單,家中傳統的廣電機頂盒已無法滿足用戶的生活需求,這也是網絡機頂盒得以繁榮發展的重要原因。那么,有線電視機頂盒的市場化難點到底在哪?
廣電之所以沒有建立起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是因為傳統封閉的加密技術體系導致電視運營的區域化,而有線機頂盒則由運營商自主定制,以增強對區域內用戶的控制,客觀上造成了機頂盒壟斷。表面上用戶得到了“免費”的機頂盒,但其實際上是運營商的固定投資,其市場化程度非常有限。在互聯網機頂盒高速發展的當下,用戶至今沒有終端選擇權,缺乏市場競爭的廣電機頂盒在用戶體驗方面已經遠遠落后,技術上至今仍停留在功能機時代,發展增值應用的空間十分有限。
很顯然,若有線電視與互聯網電視在一臺終端上融合,并能實現市場化銷售,這將是一個理想的選擇。但實現這個理想的前提條件是實施下載CA技術標準。
促進廣電終端市場化的努力早在8年前的美國就開始了,為了發展下載CA技術在歷時5年耗資數億之后失敗。我國廣電總局也在2012年頒布了《NGB下載CA技術規范》,目的也是為了實現有線電視機頂盒的市場化銷售。泰信作為唯一有下載CA開發經驗的公司參與了該規范的制定,并創造性地將現有智能卡CA也納入到了下載CA技術規范,并對業界開放,實現了下載CA技術接口的標準化,第三方CA公司或者開發者將智能卡CA客戶端軟件按照該規范做成一個APP,就可以將現在種類繁多的智能卡與機頂盒實現隔離,實現機頂盒的全國性市場化銷售。
目前,泰信已經與一些電視運營商合作,打破傳統,讓用戶自主購買機頂盒,在不同區域的廣電配備不同的CA客戶端APP就可以工作,同時正在制訂用戶節目補貼政策。手機通訊運營商利用話費補貼終端的成功模式有望在廣電變成現實,進而吸引更多的網絡機頂盒生產商生產支持DVB的雙模智能機頂盒,讓用戶選擇網絡電視的時候不至于放棄有線電視,從而降低用戶流失率。
泰信電子作為國內最早開發下載CA且唯一成功商用的企業,在不斷完善下載CA技術的同時,加大力度對廣電智能終端進行研究,并于去年9月份成功推出全球首款既能支持網絡電視又能支持廣電直播的泰信盒子T1之后,又對系統不斷的升級更新,即將推出功能更加完善、更加智能化的泰信盒子T2。泰信盒子T系列既可以支持新型的下載CA,也能支持現有的智能卡CA,讓用戶擁有更多的機頂盒選擇,為促進電視文化的信息消費將起到推動作用。同時也希望更多的廠家生產基于NGB下載CA接口規范開發的機頂盒,為廣電終端智能化增添新助力,實現全國性的市場化銷售,讓用戶可以自由購買,也為我國電視產業增添新的亮點,美國無法實現的電視夢想終于在中國變成了現實。
跨區域市場化銷售的泰信盒子T2已經上市,可登陸泰信電子官網進行購買。